学习经验

认知学习

要超过别人其实还是比较简单的,尤其在今天的中国,更是简单。因为,你只看看中国的互联网,你就会发现,他们基本上全部都是在消费大众,让大众变得更为地愚蠢和傻瓜。所以,在今天的中国,你基本上不用做什么,只需要不使用中国互联网,你就很自然地超过大多数人了。当然,如果你还想跟他们彻底拉开,甩他们几个身位,把别人打到底层,下面的这些“技巧”你要多多了解一下。

在知识学习和技能训练上,让他们不得要领并产生幻觉

  • 让他们混淆认识和知识,以为开阔认知就是学习,让他们有学习和成长的幻觉……
  • 培养他们要学会使用碎片时间学习。等他们习惯利用碎片时间吃快餐后,他们就会失去精读一本书的耐性……
  • 不断地给他们各种各样“有价值的学习资料”,让他们抓不住重点,成为一个微信公众号或电子书“收藏家”……
  • 让他们看一些枯燥无味的基础知识和硬核知识,这样让他们只会用“死记硬背”的方式来学习,甚至直接让他们失去信心,直接放弃……
  • 玩具手枪是易用的,重武器是难以操控的,多给他们一些玩具,这样他们就会对玩具玩地得心应手,觉得玩玩具就是自己的专业……
  • 让他们喜欢直接得到答案的工作和学习方式,成为一个伸手党,从此学习再也不思考……
  • 告诉他们东西做出来就好了,不要追求做漂亮,做优雅,这样他们就会慢慢地变成劳动密集型……
  • 让他们觉得自己已经很努力了,剩下的就是运气,并说服他们去‘及时行乐’,然后再也找不到高阶和高效率学习的感觉……
  • 让他们觉得“读完书”、“读过书”就行了,不需要对书中的东西进行思考,进行总结,或是实践,只要囫囵吞枣尽快读完就等同于学好了……

如何超过大多数人 | 酷 壳 - CoolShell

学习技巧

费曼技巧

费曼技巧是一种「以教为学」的学习方式,能够帮助你提高知识的吸收效率,真正理解并学会运用知识。这个学习方法其实很简单,就是验证你是否真正掌握一个知识,看你能否用直白浅显的语言把复杂深奥的问题和知识讲清楚。

具体应用方式如下:

1、向不熟悉某议题的人解释该议题,用他们能理解的方式及最简单的语言向他们解释;

2、发现自己不能理解的地方或不能简单解释某议题的地方并记录;

3、回头查看资讯来源并研读自己薄弱的地方直到能用简单的语言来解释;

4、重复前面三项步骤直到能够专精这个议题。

以输出作为输入 每天坚持看书两小时能否真的提升自己? - 猫叔的回答 - 知乎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451546101/answer/2343045822

「如果你不能简单地解释一件事,那你就还没有弄懂它。」

很多时候我们自以为已经掌握了某个知识,但其实并没有。如果你不能讲清楚,也就说明你没有掌握。这时候你就需要更深度地了解知识。理解和复述是相互促进的作用,费曼技巧就是在不断强化这个过程。

周期重复记忆

艾宾浩斯遗忘曲线告诉我们:人的记忆是不靠谱的,一周过后会忘记80%的内容。然而,只要每周坚持复习,就能达到记忆80%的内容。

由此可见:背单词最好的方法是小批量、间隔时间记忆(比如早晨背20分钟,傍晚在背20分钟;而不是早上一次性背一个小时)

构建第二大脑|笔记

1946 年,美国学者埃德加·戴尔提出了「学习金字塔」理论。之后,美国缅因州国家训练实验室也通过实验发布了「学习金字塔」报告,报告称:人的学习分为被动学习和主动学习两个层次(见图 5-1)。

被动学习:如听讲、阅读、视听、演示,这些活动对学习内容的平均留存率为 5%、10%、20% 和 30%。

主动学习:如通过讨论、实践、教授给他人,将被动学习的内容留存率提升到 50%、75% 和 90%。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71093805/answer/1583430303

构建第二大脑的步骤:保存信息->整理分类。在日常生活中,碰见有用的信息便记录下来,然后在周末整理笔记。

保存信息前问问自己这三个问题:

  • 这个信息对我有启发吗?
  • 这个信息以后能派上用场吗?
  • 这个信息是与我当前息息相关的吗?

整理:为知识构建索引,当你想某方面的知识时,应该快速想到几个关键词。

螺旋式上升/层次

了解:噢,这个名词/算法/历史我听过。

理解:噢,再次看到这个算法能看懂。

记忆:噢,再次看到这个算法我能给你讲/写出来。

运用:噢,这个算法我能自己写出来,并运用到其他情况下。

再理解:噢,原来我运用错了,再看算法,原来有这个细节(原来算法还有其他运用方式)。

再运用:噢,我终于能用对了。

总结:瞧,我可以给你介绍这个算法、背后的思想。

学而不思则罔,说的就是学习停留在记忆的阶段。

思而不学则殆, 直接跳过学习的前三阶段,没有前人的知识总结自己瞎琢磨(可能伟人就能自己创造总结出一些知识,但普通人还是老老实实学知识吧)。创新是在模仿的基础上的。

举例子

举例子是一个能增进专精程度并学习同理的好方法,这促使你用对方的程度来理解并透过与他们熟悉的议题有关的方式给予他们新的知识。你在理解和简化知识的过程中会不知不觉用到类比、举例、概括、对比等深度学习的方法。

学习经常碰见的问题

1、拖延症:明明有件事情很重要,却哪怕看这剧,也迟迟不愿开始,怎么办?

2、没法长期坚持做一件事:比如跑步,要求自己每天跑1小时,靠意志力坚持了一周,后面还是中断了。类似的事还有很多,比如背单词…

3、注意力集中问题:工作、学习 没法集中注意力,一堆内容,每天都是心烦意乱,怎么办?

由此,对应给出有效学习的3个要点:

1、“最小行动门槛”原则—让自己开始

九边老师分享过一个技巧,看书的时候,就定2页,最少看2页,愿意看多看少 随你自己,结果执行下来发现,经常看到2页后进入状态,经常一下能看好多;

无论做什么,先想办法让自己开始,没有比这更每秒的方法!

2、拆解目标—难度匹配 ※※※

比如跑步,之前我要求自己每天跑步1小时,靠意志力坚持了蛮长一段时间,后面还是中断了。

最近调整为每次30分钟,不少于一周4次。调整后发现,不用太靠意志力做这件事,会主动想办法坚持,跑完后会很放松,不像之前那样连续跑1小时会很累、很难受。感觉到‘主动做’和原先‘靠意志力做’完全不一样;

比如学英语,原来每天学习1小时我会烦躁,但现在改为每天学习30分钟,时间一到就不学了。这样,我反而可以坚持每天学,不厌倦;

学习的时候,梳理“会做但特别容易错,或不会做但稍努力就能懂”的内容,然后在这个区域内努力;

找一个自己能坚持做下去的方式,比单纯按照标准化的时间和方式做更重要。

这些行为本质上都是拆解目标:把大目标拆分为小目标,任务就会立即从困难区转移到拉伸区。几乎所有的行动达人都是拆解任务的高手。

长期坚持里最重要的拆解目标一定认真看待,太多人总是兴冲冲地开始,热火朝天地做上几天,然后很快就没劲了——做事情半途而废就是这个原因。

3、设定目标时要有关注点-寻求反馈

发现和收集要点,即每次行动的小目标。比如:

练习弹钢琴的时候,不是一遍一遍地重复,而是只练出错最多的地方;

背单词的时候,不是一遍一遍地重复,而是看完之后合上书进行自我测试,把出错的单词找出来,然后不停地重复记这些出错的单词,直到全部掌握;

这里有个万能的底层方法论:成长是不可能速成的。

不管做什么,不管你当前会不会,只要在舒适区的边缘持续练习,舒适区就会不断扩大,拉伸区也就会不断扩展,原先的困难区也会慢慢变成拉伸区或舒适区,这就是成长的底层原理;

专治拖延症!

终身学习

Finally, keep in mind that no one can cram everything they need to know over a weekendor even a month. EveryoneIknow who’s great at machinelearning is a lifelong learner. In fact, given how quickly our fieldis changing, there’s little choicebut to keep learning if you want maintain a steady pace of learning for years? I’ve written about the value of habits. If you cultivate the habit of learning alittle bit every week, you canmake significant progress withwhat feels like less effort.
Keep learning!
——Andrew

多维度学习

对声音的抽象记忆,是语言学习的捷径。但不出国,或没有外国朋友亲密互动交流,很难形成对声音的记忆吧。我个人认为,语言学习的本质是,某人在成长过程中,当受到外界刺激(声音、气味、对方表情)时,与特定声音(语言)建立联系。也就是,(外界刺激)+(人类发生)=(形成语言)。 语言学习的顺序:1先能听懂对方 2.自己也能说了。3.学习这个国家的文字 4.进行文字创作。 对语言的认识

语言的学习是多维度多方面的,一方面是交流沟通(声音),另一方面是文字阅读(视觉)。

从幼稚园孩子作画角度看待学习

在有限的认知里发挥联想。

孩子们认识的事物有限,但是通过组合、创造将有限的事物拓展出来。

名曰:创造力。

另一个角度:积累、模仿、创造。

作为教材

我系统地学习一门理论,通俗的意义解释的同时要对应着严谨的数学推导;给出实例纠正一些没有注意到的细节;给出图示进行生动化地理解记忆;给出应用回归理论的背景。

重要的知识在脑海中形成体系结构,能完整的复述一遍,包括原因和过程。

作为教师

There is no stupid question, only stupid answers.

https://mp.weixin.qq.com/s/97CND1xKplQU7A7pZDFHLA

无论学生基础如何,只要愿意去学,就能把他教懂,最忌讳的就是产生「你这都不懂?」的想法。

作者

Desirer

发布于

2024-06-09

更新于

2024-06-09

许可协议